文化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旅风向标独家深度研判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 [复制链接]

1#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编者按:文旅中国联合三川汇文旅体平台“文化产业评论”共同打造《文旅风向标》专栏,以专业化视角和个性化文风权威解读文化和旅游行业信息。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到50家左右,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形成高质量的创建梯队。截至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已推动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40家,其中,已建成21家、正在创建的有19家。这40家都是谁?各自经营如何?未来几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趋势如何?

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到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到50家左右,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更加显现,整体布局更加优化,创新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成为推动各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我国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创建工作始于年,截至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建设有2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包括命名的19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及与北京市、天津市合作共建的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文化产业综合示范园。另外,还有19家园区正在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

那么,目前建成和在建的4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都有哪些?各自经营如何?未来10家将会从哪里产生?本期将逐一解析。

4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始末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指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集聚了一定数量的文化企业,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具有独立的运营管理机构,为文化企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提供相应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的特定区域。

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原文化部自年以来,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强化管理,引导地方政府完善政策服务,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获得了快速发展。

年6月,原文化部命名了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西安曲江新区和深圳华侨城集团入选。

年5月,原文化部命名山东省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和辽宁省沈阳棋盘山开发区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年3月4日,原文化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同签署了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在中新生态城建设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年7月1日,国家动漫园开工奠基,正式启动开发建设。动漫园占地1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77万平米。于年5月27日正式开园。

中新生态城建设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来源: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

年7月,原文化部印发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申报、命名和管理考核进行了规范。并在办法中提出,对尚未具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条件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部可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年2月,原文化部命名了河南省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和上海市张江文化产业园区为第三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同时命名了广东省广州北岸文化码头等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年8月,原文化部命名湖南省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区和四川省成都青羊绿舟文化产业园区为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命名福建省闽台文化产业园等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年,原文化部开展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考核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巡检工作。广州北岸文化码头因政府发展规划调整导致项目建设终止,于年1月被撤销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命名。

年7月,围绕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原文化部与北京市采取部市战略合作的方式,以北京CBD—定福庄一带为核心承载区,共同推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内文化产业园区内景

年12月,原文化部命名安徽省蚌埠大禹文化产业园区和甘肃省敦煌文化产业园区为第五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命名江苏省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等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共命名五批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共认定三批10家。

年8月,为避免“空壳园区”“僵尸园区”现象,原文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方案》,将以往的直接命名改为创建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园区先给予创建资格,三年创建期满验收合格的,再正式命名。

年10月,原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河北“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10家园区入选。经过对创建园区验收和公示,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命名河北省“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9家园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同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获得创建资格的园区包括北京市艺术区等13家园区;暂保留“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称号开展创建工作的园区包括河北省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等5家园区。同时,未纳入此次创建名单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不再保留其原先称号。

综上盘点,截至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已推动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40家,其中包括已命名的19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天津市共建的2家,以及各省份正在创建的有19家。

目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运营现状

据文化和旅游部信息显示,多年来,这些园区在促进文化企业集聚、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作抓手。截至年底,40家园区内已集聚文化企业10.91万家、从业人员.31万人;园区内文化企业年营业收入总额约1.2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总额.71亿元。

从目前文化和旅游部推动建设4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总体布局来看,主要包括已命名的19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天津市共建的2家,以及各省份正在创建的有19家,初步形成了“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区域分布看,在已命名的19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共涉及16个省份,其中,广东、湖南和山东3省各占2家,浙江省、上海市、四川省等13个省市各占1家(详见下表)。19家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共涉及17个省份,其中,浙江省和江苏省各有2家,北京、天津、贵州等15个省(区、市)均为1家(详见下表)。

从规模效益看,已建成并命名的19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不可争辩的第一梯队。其中,最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