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种文化种未来余东农民画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nb.ifeng.com/a/20190821/7612844_0.shtml

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有一个名叫“余东村”的小山村,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子里生活着一群农民画家,他们用自己的巧手将村子装点成了一幅画,使其成为了全国十大画村之一。

这个不过多人口的小山村,书画爱好者就达余人,农民画创作骨干成员48位,其中6位农民画家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厅列入首批“浙江省民间优秀艺术人才”。

它是怎样成了“画村”?这里的画又有什么魅力?从农闲消遣,到文化产业,余东村农民画的生命力如何延续?

其实,余东农民画的产业发展之路正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变迁中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农民自强奋进的一曲盛世赞歌。

纸上情缘:农民画的种子

余东村自古出巧匠,绣花匠、铁匠、木匠、竹编匠......村里都有,工匠们的做工技艺和匠心精神代代相传,为余东农民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良好的先天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余东农民画开始萌芽、成长起来。

郑根良是余东农民画家骨干之一。“我从小热爱画画,上课画下课画。长大了,就在农闲的时候画。”受母亲影响,郑根良五六岁时就拿起了画笔。上世纪七十年代,郑根良看见天上飞过的飞机拉出了一条漂亮的白色尾迹,就赶忙拿出画笔画了下来。

为了得到点评,郑根良把画拿去衢县文化馆给专业的老师们看。“你知道当时老师说什么吗?”说起绘画创作,郑根良兴奋得不得了,“他们想不到农民也有这样的创作热情,提议建立衢县业余美术学习班。”

就这样,年,衢县文化馆开了第一期衢县业余美术创作学习班,郑根良和村里几名绘画爱好者就是24个首批学员之一。当时衢县文化馆美术干部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免费指导农民进行绘画创作。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学画的队伍。

就此,农民画的种子,从文化馆里播撒到了余东村的乡间地头。

当时,这些农民艺术家的作画条件十分简陋,许多人家连像样的画板、画室都没有,但他们内心燃烧着炽热的艺术之火,身体里有着一股不向环境屈服的倔劲,没有画板,便将门板当画板,没有画室,便把自己的卧室当画室。他们一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一边从事农民画创作,充分释放着自己的艺术热情。从那时起,“白天背锄头种地,晚上拿笔头画画”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年7月,一批来自中国美院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柯城区七里乡写生。他们在写生之余,希望能有一个平台和柯城当地的画家进行互动交流,切磋画技。衢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国升当时是柯城区委书记,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欣喜,认为这是宣传柯城的难得契机,提出将交流平台设在有农民画底蕴的沟溪乡余东村。于是,一场名为“学院派与乡村派的擂台赛”在余东村内正式打响。以郑利民、金光炎、余统德为代表的余东村农民画家在这场擂台赛中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打破了美院学生心中过去对农民愚昧、落后的固有印象。

这场擂台赛也拉开了余东农民画成名的序幕。

墙上风景:画天画地画自己

年,沟溪乡文化站工作人员看到了农民画家们的执着和坚韧,决定组织创建“余东农民画”协会,进一步释放农民们的绘画创作热情。这个想法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支持,大伙儿很快便制订了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组织。该协会本着“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的原则,不断吸收新成员,发展到如今,全乡已有会员人,其中很多是夫妻、兄弟、父子、邻里,甚至祖孙三代人。

在余东农民画协会成立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画画,村里搓麻将、*博等不良风气渐渐消失了。农闲时节、节日期间,村里都会开展书画交流、比赛,乡村风貌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慢慢发生了转变。

“我们余东农民画主要以乡村生活为创作题材,特别契合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深受农村百姓的喜爱,有很多村请我们去画墙画。”郑根良说,他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画墙画,日均元薪酬,收入颇丰。

“收入最高的一次是去(衢州)江山一个村墙绘,画了20多天,赚了1万多块。”在郑根良看来,一天要站八九个小时的墙绘工作虽然辛苦,但比起在地里面朝*土背朝天,已是轻松不少。更重要的,绘画不仅改变了他的物质生活,也丰富、提升了他的精神面貌。原本只能在家与田地为伴的郑根良,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外出,踏过省内各地,还接过安徽、江西等地的工作。赋闲在家时,郑根良还会潜心创作一些农民画作品。带着这些作品,他参加了义乌文博会等,让外界了解余东农民画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见识。

如今,郑根良靠墙绘工作,一年有20余万元收入,成功靠“画笔”绘出了小康生活。原先不支持他绘画的老伴,看到郑根良日益丰厚的收入和村庄的变化,也逐渐改变了观念,还掏腰包给郑根良买画板画纸。在夫妻俩的齐心协力下,子孙们的绘画之路也越走越顺。大儿子郑景现为后溪中学美术老师,2个孙女1个外孙女也传承“家业”,相继进入美院学习绘画,将青春奉献给美术事业。而美院一年高达十几万的学费,也全来源于绘画事业。“文化是经济腾飞的翅膀。”郑根良说出这句令他印象深刻的话,“孩子们学有所成,可以与时俱进走上新时代文化事业,还可以发扬我们的农民画产业,我们觉得很值得。”

村民余统德的农民画上,打年糕、磨豆浆、马灯、舞龙、采橘等场景,鲜活地跳跃纸上,他说:“这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田间耕种、老城新建、五水共治、互联网发展……农民画的绘画主题越来越丰富。随着农民接触的事物不断增多,视野随之开阔。“农民的绘画艺术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有的甚至是超越时代的,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会长郑利民认为。

年,余东村农民文化中心大楼建成。中心设有余东农民画展示厅、书画创作室、农民艺校、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广场等较为完整的文化设施。

年末,余东村余家祠堂修建完成,这里不仅是农民文艺表演阵地,同时也是农民画艺术展厅。

年,中国(余东)乡村美术馆建成。之后,将在美术馆中植入当地农民画产业,带动乡村休闲游的同时,重点打造农民画研学基地。

产业延伸:画画也能致富

农民画,是扎根在乡村土壤深处的艺术,它需要被不断地呵护与培育,才能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

山花烂漫靠的是春风化雨,余东农民画的蓬勃发展也得到了*和*府的雨露阳光。农民对美的追求与梦想,一直得到了各级*和*府的关心与支持。

如何打响“余东农民画”品牌,走出余东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柯城区委、区*府的心头。

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大力打造余东农民画品牌。一方面,*府在余东村大力推行村庄整治,推进河道治理、土地整治,扩大绿树种植面积,经此一役,水更清了,地更平了,树更绿了,乡村风貌因此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借助各类契机为余东农民画宣传造势。

省市各级领导更是在精神上热情鼓励,关爱有加。年,余东村农民画家在衢州市群众艺术馆(现市文化馆)举办了专题画展。

年1月,余东农民画终于从衢江迈向钱江,成功在浙江省文化馆展出,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的夏宝龙来到浙江展览馆现场,出席开幕式;浙江省委历任宣传部部长茅临生、陈敏尔、*坤明等,都曾经到余东村调研,鼓励支持农民画的发展;衢州历任市委书记蔡奇、厉志海、陈新等和市委书记徐文光也都先后到余东村调研,或对余东村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民画创作作出批示。

领导们的关心鼓励,让余东农民画家终生难忘。年,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敏尔到余东村调研,看了农民画家的作品后,称赞他们“墨妙书香,春华秋实”,是鼓励也是期待。年金秋时节,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坤明到余东村调研,看了余东村的农民画,留下了“种文化”三个意味深长的字,是肯定,是引导,更是激励,倡导农民要实现从绘画到文化到精神的跨越。从画作到文化,是农民画家更为宽广的天空,是更有意义的追求,是更为重大的使命。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到余东村专题调研乡村文化建设,亲切地对村民们说:“乡村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源泉与动力,要快步发展,立足创新,力求取得更大成效。”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作出批示:“余东农民画越画越好。”衢州宣传、文化、文联等各级部门也一直给予余东农民画专业上的辅导。这些关心和鼓励,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画家的绘画热情,画越画越好,画画的人越来越多,作品越走越远,迎来了余东村农民画发展的全盛时期。

“余东农民画”逐渐成为衢州文化中的一道品牌。

第一代衍生产品

在此基础之上,年初,余东农民画协会开始转换发展思路,发动农民自筹资金15万元,开发出第一代农民画衍生工艺产品,共有5个系列20多个品种,如工艺小屏风、美术工艺品挂件、台面画、木雕工艺框等,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将余东农民画与传统工艺技能有机结合,通过余东农民画拍卖会、产品订货会、年货会、义博会、深博会,当年实现年产值多万元,从业人数达到多人。

同年,余东农民画走出国门,参加在中东阿曼举办的“马斯喀特全球文化艺术节暨手工艺展示会”,现场展示作品件,受到国外友人以及华人华侨一致好评,产品销售一空。

自此,余东农民画的画家们逐渐走出衢州,奔赴全国开展创作,余东农民画从农民业余创作,变成一项农民文化产业。

当艺术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更强的生命力就会出现。

“在杯子上画农民画的难度极高,不仅杯子十分容易吸水,而且颜料有限,容易画得不均匀,画一个杯子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农民画家巫锡良相告,但将农民画创作在杯子上,原本单调的杯子瞬间变得富有生命力,农民画也通过使用率极高的杯子得到更多人的欣赏,两者相撞所产生的“画”学反应令画有农民画的杯子大受欢迎。

四十多岁的巫锡良是沟溪乡碗东村人,同时也是余东村的“外孙”。从小因外婆居住在余东村而经常往余东跑的巫锡良深受农民画熏陶,喜欢画画。年,通过一次特殊的机会,巫锡良加入余东农民画协会,开始了他农民画的创作生涯,并多次获得全国性奖项。几年前,自己所在的碗窑村荒废已久的“土碗社”重焕生机,受祖辈制陶影响的他在追忆陶瓷文化的同时,努力寻找着在传统中创新。如何将自己喜爱的两种文化相结合?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我和协会里几名农民画家第一批进入‘土碗社’,将农民画画在杯子上。”巫锡良相告,“白手起家”的他们一开始怎么画都烧制不出完整的作品,画家们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画杯”道路,通过“土碗社”烧制出精品瓷器后,再由画家们在上面作画。现在,他们与“土碗社”已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手工画制的农民画杯子也深受大家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想定制一款属于自己的“画杯”。

农民画点钻画、丝巾、茶具、雨伞、服饰、农民画小品、工艺小屏风、木雕工艺框……年以来,通过市场拍卖、网络销售、上门订购、艺术馆收藏等方式,余东村累计销售农民画艺术品多幅,实现产值多万元。

现在,全村近名农民开始从事以农民画、美术工艺品制作、墙画、彩灯制作、竹编等为主的文化产业。村里年文化产值多万元,当地农民人均增收创收近万元。

此外,农民画也带动了村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陈堂珠和儿子余晓勤把自家开成了农家乐。墙外是农民墙画,墙内有瓜果飘香。每逢节假日,来赏画、赏田园风光的客人让她的“余家大院”分外热闹。

从种庄稼收益,到用艺术品创收,余东农民实现了人生的角色转换和美丽蝶变,他们把文化种在土地上,种在生活中,同时也种在自己的梦想里,农民种文化种出了一片美丽动人的风景。

文字:柯城传媒集团

图片:柯城发布素材库

制作:郑晨红

责编:葛继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