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90891.html3月26日,《李嘉诚之前的首富,曾拒绝江泽民、朱镕基:他是福清人公认的“大哥”》一文发出后,不少人追问,林文镜一生最重要的生意伙伴——印尼前首富林绍良家族现况如何,其二代在干啥?
林绍良比林文镜大11岁,二人既同姓又同乡,并共同打拼,合力创办印尼三林。写林文镜,就不能不写林绍良,反之亦然,谈林绍良,就缺少不了林文镜这一关键人物。上述文章已提到,林文镜回国“二次”创业时,将产业交给合伙人林绍良家族,以及弟弟等家族成员经营,那么,事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如果父亲在世做错什么,请谅解!
家属送别林绍良
印尼首富林绍良,生于年,病逝于年6月10日。6月18日举行葬礼,下葬新加坡蔡厝港*府坟场。整场葬礼庄严肃穆,千人送别,仪式以华语、英语、印尼语三种语言进行。
出席葬礼的除林绍良女婿*汉琳、三个儿子林圣斌、林圣宗、林逢生、女儿林美君等之外,还有近名亲友、各国*要、三林集团员工。长子林圣斌以印尼语致悼词时,曾一度哽咽,他说林绍良在世时常说自己的成功,有赖于*府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帮助,并劝诫子孙要诚实、努力,并怀着宽广胸襟对待生活与事业。当林圣斌念到“如果父亲在世时做错了什么事,我们诚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谅解”;不少出席者听后,随即鼓掌致意。
林绍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且颇有几分神秘。即便林氏家族后来已迁居新加坡等地,可在印尼,一提及印尼华人,就跑不开林绍良和三林集团的话题。确实如此,林绍良生前,任印尼林氏集团董事长、印尼*府经济顾问,被美国《投资家》杂志列为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曾被称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年,《新财富》将他评为印尼华人首富。
林绍良祖籍地——福清牛宅村
林绍良,祖籍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今年2月13日,牛宅村的老人们又盼来一年的大喜日子,林绍良家族二代掌门人、三林集团总裁林逢生为牛宅老年人发放福利。为秉持父亲林绍良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精神,林逢生每年都会慷慨捐赠万元,用于发放家乡老年人福利基金。
林绍良家中兄弟有三,号称“林氏三兄弟”,大哥绍喜、三弟绍根,他是老二。(注:林绍良兄弟姐妹共有7个)林家世代种田为生,据说有水田30亩,水牛一头,虽然大富,也算殷实之家,7岁时,林绍良就被送入私塾念书。
年,15岁的林绍良离开私塾,在父母支持下,在牛宅村东大路旁,开了一家杂货铺,开始创业营生。年,父亲林元载因病去世。后来,“九一八”事变发生,日*侵占东三省,为逃避战乱,在母亲劝说下,年春,林绍良下南洋,到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古突士镇,投靠在当地开花生油店的叔父林财金和哥哥。
牛宅村举办林逢生捐赠发放仪式
后来,为感念桑梓之情,林绍良三兄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从海外寄回大量食品、物品,帮助家乡人民度过难关。林氏家族或以父亲“元载”之名,或者三兄弟联名,在福清家乡捐资兴办学校、医院、码头、桥梁、道路、一都溪引水、闽江调水、开发旅游名胜等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设施。
叔叔林财金开店,是传统“坐商”模式,等人上门买油,林绍良来后,就建议改为“行商”,就是走街串巷,上门推销,一下子把生意做旺起来。年后,有点积蓄的林绍良开始自主创业,骑脚踏车贩卖咖啡粉。不过,好景不长,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登陆印尼,私营工商业被收归国有或者充*用,林绍良的小贩生意被打断了。
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印尼独立,但战火并为熄灭,抗击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又打响了。期间,当地华商在中华总会的领导下,纷纷支援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
林绍良与苏哈托
一次,为躲避追捕,抗荷领导人之一的哈山·丁,被安排藏匿在古突士镇的林家,时间长达一年多。哈山·丁,就是后来成为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也通过这一层关系,林绍良还结识了彼时任上校团长,后来成为印尼总统的苏哈托,并与印尼*界不少人物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自此,林绍良开始“走大运”,之后靠着做*火跟药品的生意发家,并成为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加上后来的烟草生意,到50年代印尼独立后,林绍良已是南洋的一位大商人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林绍良的企业仅是起步,虽有所发展,但无论资金还是企业规模,都不是特别大,而其家族事业能迅速崛起并壮大,甚至“富可敌国”,与印尼苏哈托时代不无关系。
印尼“九·三〇运动”事件后,苏哈托总统于年上台执*,印尼*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吸收国内外资本及企业家投入印尼国家经济建设的*策,对华商而言,《解决华人问题的基本*策》是此中最重要的*策之一。年,苏哈托*府又推出了印尼“一五计划”,抓住这一时机,加上凭借与**界、以及当地企业界人脉关系,林绍良从年起,先后建立了一些独资、合伙企业,并陆续创办了肥皂厂、纺织厂、轮胎厂、自行车零件制造厂等许多工厂。
林绍良回乡
三林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年的“三林经济开发企业有限公司”,集团后来分成7大业务企业群,即工业、贸易、金融、开发、建筑、零售和联营企业,后来一起并入三林集团。林氏三兄弟后来都到印尼一起打拼,故称“三林”。
在最巅峰的时刻,林绍良个人拥有数百亿美元的资产,家公司,资产遍布整个亚洲,家族事业触及印尼经济方方面面,特别是靠着特殊关系,获得了印尼烟草、面粉专营权,靠垄断大量敛财。林氏家族事业涉及到金融、地产、矿产、汽车制造、电子、交通、种植、木材、航运、建筑、旅游、保险等70多个行业,且不少居垄断地位,号称“百业大王”、“亚洲洛克菲勒”,其财力及影响不仅称雄印尼,还威震东南亚,若彼时有媒体排列富豪榜的话,足以称为世界首富。
林绍良家族二代如何接盘守业?
著名侨领、新加坡华仁谊集团董事长林文镜(中)
三林集团,是国际性大财团。林绍良的生前,拥有“丁香大王”、“面粉大王”、“水泥大王”、“地产大王”及“金融大王”等美誉,旗下包括“力宝集团”、“三林集团”、“林氏集团”、“第一太平”、远东银行、康年银行、第一太平银行等诸多独资或者合资企业。
与同乡林文镜结识,最初起于年两人合作的土产生意,林绍良后来与林文镜等人合伙创办并控制“华仁谊集团”,并通过华仁谊集团不断向印尼之外拓展业务,在香港、东南亚、美国等地开展投资并购,并涉足国际贸易。经营房地产、建筑、进出口贸易及海外投资的华仁谊集团,也成为日后林绍良、林文镜家族旗下的支柱财团之一。
此外,跟老乡林文镜一起成立的林氏集团,也是东南亚最大的财团之一,集团下属公司多达家。此后,他们还合资组成的第一太平集团,其中,有以专营金融业务的第一太平投资公司,还有专营贸易的第一太平企业公司,业务跨越亚、美、欧、非各洲。林绍良与林文镜在“第一太平”的股份各占一半,即各占50%股份。
著名潮商、盘谷银行创始人陈弼臣
林绍良另一个重要版图,那就是中央亚细亚银行,乃印尼最大的银行。林绍良一生的成功,有二大秘诀,一是找准机遇,二是找对朋友,即生意上合作伙伴,也包括*商人脉。
办厂、投资等经商生意,金融是血液,林绍良也深感若没有金融界支持,事业就做不大,于是,他决心创办自己的金融机构。年,林绍良创办了“威英度庚查纳”银行,可他在金融业经验不多,此刻,另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出现了,他就是著名潮商、盘谷银行创始人陈弼臣。年,林绍良创办印尼最大的私营国际银行——中央亚细亚银行时,就是受到泰国金融巨头陈弼臣旗下盘谷银行的帮助。
此前,我们已专章分享了印尼力宝集团创办人李文正的传承故事。被誉为“银行界奇才”的李文正,祖籍莆田,与林绍良算福建老乡。李文正,是林绍良发现的一匹“千里马”,年,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他偶然结识了彼时任泛印银行总裁的李文正,发现其才华横溢,更是银行业不可多得的人才。后来,林绍良以转赠17.5%的股份,力邀李文正来中央亚细亚银行供职,出任中央亚细亚银行的执行总裁。
力宝集团创办人李文正
李文正有印尼“钱王”之誉,也正是他与林绍良二人共同经营下,中央亚细亚银行才能做大做强,成为印尼金融界巨头。识人用人,是一个成功家族企业领导人的重要素质。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