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育微研究温情自立简约班级文化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肤科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78663.html

班级文化是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下面我将借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来阐述我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浅薄理解。

一、立

其实,我个人真正去学习与理解班级文化建设也是通过学校的这次班级文化大赛开始的。从前,虽然也是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带好自己的班级,但我几乎很少思考班级文化的问题。通过这次比赛,我才发现班级文化离我们很近很近,学校有学校文化,班级也确确实实需要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它包括班级物质文化以及班级精神文化,它体现的是整个班级的共同想法与思考,是班级向前进的推动力。

那么如何构建班级文化?我想最重要的,作为班主任要有思路、有主题。那又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班级的主题与思路呢?第一,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者,我们可以从学校的教学理念中寻找主题。学校的教育理念应当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贯穿始终。第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最想培养怎样的孩子?思考完这两个问题,班级建设的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我们班的孩子是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是健康活泼爱表达的孩子,是对世界保持温暖与爱的孩子。因此,结合学校“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的理念。我总结的我们班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是:温情、自立、简约。

得出了结论,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也就立住了。我又相继设计了班徽、口号、文化宣传栏等,并将班级有条理地划分成学习区、生活区。

此为“立”,有了指导思想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二、守

通过指导思想的指引,我得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三个原则:

1.将班级物品童趣化

学生终究是成长中的孩子,因此我们需要将自己的语言与思路与孩子们保持一致。将班级物品童趣化,也节省了许许多多与孩子们沟通、讲道理的时间。

比如:上学期刚开学时,我对于班级的垃圾分类很是头疼。那时教室后面还有一个大的灰色垃圾桶,孩子们图省事总是把垃圾混投进灰色垃圾桶就完事。我很累,垃圾分类监督员也很累。我想这样不行,借着学校安排的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我给孩子们编了个故事:班级里除了我们,还住着两位好伙伴。他们是小灰和小蓝,他们很伟大,负责帮助我们处理垃圾。但他们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只能消化各自管理的垃圾,如果我们放错了,他们就会消化不良,很难受会生病。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幼稚,很多孩子在刚听时也嗤之以鼻,但是后来我发现垃圾混投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他们也不自觉地称呼其他垃圾桶为小灰,称收宝多为小蓝。

后来,我又发现,班级的常见可回收物:酸奶和可回收纸张如果放在一起是不合理的,虽然交代孩子们清洗牛奶盒,但水渍总是会污染可回收纸张。于是我又捡来一个大箱子,另外套上收宝多,命名为牛奶盒的家。班级里的牛奶盒和可回收纸张就再也不打架了。

将物品的童趣化的过程,是带领孩子进行物品分类的过程,虽然这样的做法的确非常幼稚,但是孩子们总是不自觉地产生思考,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行动。后来,我又相继设置了:采蜜园、圆圆的它、软软的它、温暖的它……这是属于我们班的共同“暗语”,也成为了我们班独特的默契。

2.能让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我坚决不做

我希望我们班的孩子是自立的、爱劳动的,他们能自己做的事,我坚决不做。比如卫生,每个人要负责好自己的位置,但同时我们也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能斤斤计较,也要互相帮助。比如班级文化标签,能让孩子自己手工做的,我都把任务分配下去,只有他们自己参与了,才能真正对班级事物产生情感。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也是所有的孩子甚至是家长的事,我认为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的引领下,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参与进入到班级文化中来。这当然是理想状态,我们可以朝着理想状态慢慢前进。

3.环保、简约

每当班级里需要添置物品,我总跟小朋友们说,我们尽量用自己的制作代替购买。比如班级里物品的收纳,以前小朋友们会把自己抱枕、被子、花球用一个巨大的袋子装着挂在桌子旁边,不美观的同时,课桌椅总是摆不整齐。但我又不想请家委买柜子,于是只要学校有发东西时剩下的纸箱,我总是非常高兴地收着,通过小朋友们的二次创作,一个个可爱又实用的收纳箱就完成了。再如,雨伞总是没有地方放,我把班里的高凳子倒过来,就变成了一个完美的雨伞桶……

我喜欢倒腾班里的物品,总是思考怎么摆放会更科学合理,孩子们在我的影响下,也总是给我提出物品摆放的意见,于是,我们一起讨论交流。渐渐地,我们真心地把教室当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都希望它能越来越好!

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正确认识与感受到我们的班级文化,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对我们的班级建设娓娓道来,小小解说员的培养也轻松了许多。学校陈鑫主任说过:“小小解说员的讲解本身就是班级文化。”我想确实是的,只有每个孩子都从内心深处了解了自己的班级文化,它也才能被称之为班级文化吧!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作为班主任确实是需要思考很多、顾虑很多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只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环,这些复杂和琐碎也构成了我们的日常。我想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班主任,最适合不过。但每一个班级就得有一个班主任,班级的建设需要每一个班主任的坚守。

此为“守”,坚守下去,我们都终将“云开见月明”!

三、得

班级文化建设不应当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每一个在教室里学习与生活的孩子。奋斗在一线的班主任们都有着太多的感同身受和无需言说的苦与乐,但我想重要的不是怎么做,而是要去做。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持温暖,保持爱。用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第三个“得”的境界虽然难达到,漫漫长路,我们也不知终点在何方,但走下去,或许有一天,我们“蓦然回首”,却恍然发觉“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END

图文:喻景琳

编辑:唐小坤

初审:陈鑫

二审:杨成

终审:楚艳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