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特色图式与文化建构敦煌家具研究的空间拓展 [复制链接]

1#
河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邵晓峰ShaoXiaofeng

(中国美术馆,北京)

摘要:就中国南北朝到五代的家具史研究而言,敦煌图像是十分重要而具有特色的资料,值得加以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敦煌壁画中的家具图式研究》主要研究敦煌家具图式的演变模式,即敦煌家具图像如何形象而系统地展现了低坐家具图式的延续、本土家具图式的发展、高坐家具图式的进入、外来家具图式的汉化以及特色家具图式的创新,并探索建构图像学的新方法,实践图像学研究的本土化,剖析敦煌家具图像内容的意义场域、敦煌家具图式的构成形态,通过综合研究,呈现敦煌家具图式的生成轨迹,探索重建历史原境。通过特色图式与文化建构的交互,来实施敦煌家具研究的空间拓展。

关键词:敦煌家具;特色图式;文化建构;拓展;饶宗颐

前言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形态是支撑中华文明的有形脊梁,它架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场域,规范国人的日常行为,引导文化发展的可能走向。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具及其形制,已内化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渗透到国人血液之中。

1敦煌家具图式的研究契机

为倡导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多边机制及区域合作,“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应运而生。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敦煌壁画中的家具图式研究》(16BG)是“丝绸之路”古代设计研究的细化,为呈现敦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具体化成果。

家具作为造物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呈现人类生活方式、艺术理念、社会规范的载体,折射了造物的内在精神。中国人起居方式之所以实现了由低坐向高坐演进的千年之变,主要在于“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敦煌①家具图式是其中的重要见证。敦煌莫高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连续建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其壁画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学是早已成为国际显学的重要学术领域。就敦煌壁画中的家具图像而言,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与系统的图式,能够进行共性总结与个案研究。

图像学在当代中国学界已成为显学,这在艺术研究之中显得更为突出,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中国传统图像的图像学研究仍较为薄弱,尚需更多的学人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挖掘。本文所探讨的图式与图像关系密切,所谓图像,即人为之形象或影像,而非自然视像,图像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与广泛的视觉形式。图式,即图像呈现方式,具有程式化、结构化特征,一旦形成,还具有稳定性、概念性特征。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家具图式是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结构化与稳定性、概念性特征的家具图像的呈现方式。通过研究敦煌家具图式,可以揭示敦煌壁画如何生动地见证中国中古时期家具图式的嬗变与发展。另外,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等石窟中的部分佛教雕塑中也展现了一些家具形象,它们对于佐证敦煌壁画中家具图式的演进也具有重要作用。

敦煌壁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一页,其历史从前秦开始,至元代接近尾声,前后持续了一千多年,几乎展现了我国佛教艺术兴起、繁荣和衰弱的整个过程。她虽然历经人为和自然的劫难,但是至今保留的壁画面积仍多达约㎡。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北魏到五代时期,这一期间的壁画在描绘佛本生、经变故事的同时也通过大量画面反映了当时*治、经济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了形形色色的家具图像,并构成了一系列的家具图式。

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敦煌壁画虽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冲刷,今天看来,有的色块剥落,有的颜色变得暗淡,有的颜色因氧化而变黑,但那瑰丽奇异的面貌仍有着动人心魄的魅力。佛教艺术自西域传入,在表现手法与色彩上给中国绘画带来新的启示,特别是反映在壁画上。譬如,敦煌壁画北魏洞窟就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诸多面貌,绘画风格承袭汉、魏传统,并有着印度和中亚、西亚的艺术风采。正因为有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早期敦煌壁画艺术富有浓厚的异族情调与装饰意味。由于当时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使得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贾们把这里当成朝拜圣地而不惜捐献大量财力修建洞窟,如此一来,召来了许多优秀的画工。正因为有了四方大量的捐助,这些高手们不但可以运用优良的颜料作画,使得笔底的壁画绚丽夺目,而且精心构思,大胆想象,潜心创作,显示了敦煌佛教美术的巨大魅力。发展到了唐代,敦煌壁画逐渐摆脱了外来画风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新的壁画艺术。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变”为最多,画面以石青、石绿、中*等为主色,以线勾描,有些还使用金、银,显得精致厚重,烘托出金碧绮丽、气象万千的宗教氛围。画工们还借助于对社会生活、风土习俗的细致观察,将画中的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有些颇具世俗性与人情味。又由于敦煌洞窟中多题有当时落成的纪年,这样一来,敦煌壁画成为可信的历史研究资料,弥足珍贵。

研究敦煌壁画中的家具,与图像中的家具文化息息相关,这体现在诸多方面,譬如,中国传统家具与绘画的关系就十分值得分析,本人近年来一直对此进行专门阐释,希望引起学界与收藏界的重视。画中家具的研究也很重要,例如,当我们解读宋画,就会发现其中描绘了许多精彩的家具图像,值得深入研究,这些在拙作《中国宋代家具》中得到了部分反映,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因此,当我们以这种视角去审视丰富多彩的敦煌壁画时,这种家具与绘画形式关系的互动是相当明确的,也是十分吸引人的。

■图1初唐莫高窟窟北壁壁画中的灯架(右为线描解析图)

利用敦煌图像来研究中国古代家具图式,不但可拓宽敦煌学研究的领域,还可为中国家具史的研究增添实质性成果。千年之前的国人如何起居?讲坛上说者、听者如何就座?餐厅中食客怎样就餐?床、榻、案、几、椅、柜有哪些功能?架具(图1)、高座(图2)、扶手椅(图3)、筌蹄(图4)等家具形制特色如何?这些皆可在敦煌图像中找到生动而形象的答案。

■图2盛唐莫高窟窟东壁窟门南侧壁画《维摩诘经变》中的高座

■图3盛唐莫高窟窟西壁龛顶壁画《弥勒佛说法图》中的须弥座式扶手椅线描解析图

■图4晚唐莫高窟窟西壁壁画《外道皈依》中的筌蹄

2敦煌家具图式的探索路径与拓展空间

敦煌图像中所反映的家具图式近年来得到学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