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不幸从来不是注定。追求幸福,从理解改变的意义开始。
作者:*晓峰
来源: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本文共计字,读完预计需要5分钟
“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不好,导致我比较敏感,缺爱,所以才造成了我的婚姻不幸”。“因为我被深爱的人深深伤害过,让我再也不敢相信他人,所以我无法走进幸福的婚姻里。”“因为我天生性格不好,很容易就招人讨厌,所以我不可能和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在那些痛苦的夜里,这些话让你终于找到了能解释你不幸的原因,虽然无法改变什么,但至少让你有了那么一丝丝“都是注定了的”宽慰。如果现在告诉你,这些不幸并非注定,而是你自己有意为之,是不是让你感到非常的委屈和愤怒?今天,重读岸见一郎、古贺史健所著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告诉我,这些所谓“注定了的不幸”是可以很轻易就改变的,而且不需要通过什么痛苦的试炼或者灵*的升华,只需要愿意拿出改变的勇气。
1
不幸从来不是注定
前面说到的“因为...所以”,我们暂且称为“因果论”。用“因果论”来解释世界,是最符合人类思想逻辑的方式。而最早总结出这一套思想体系的先哲们,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他们所主张的原生家庭论、童年遭遇决定一生轨迹等“原因论”也是现代很多心理学流派的起源。但可惜的是,再怎么找原因,也改变不了一个人。想想看,如果过去真的能够决定未来,那么同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岂不是都应该走向同一种未来?如果你认为“环境”一词太过宽泛,那么换一种说法,遇到了同一种幸运或者遭遇了同一种灾难的人的未来至少应该是相似的吧?比如同样出生贫寒但是通过自身努力考入名校的学生们,因为家暴遭受虐待的不幸孩童们…...都用不着实地调查,各种新闻报道就已经足以说明同一起点但不同轨迹的丰富人生。可是为什么人们更愿意接受“因果论”呢?这本书告诉我们:因为人们缺乏改变的勇气。想想那些遭受长期家暴却忍气吞声的人;那些被一次又一次出轨伤害但依然等待着对方“浪子回头”的人;那些每天嘴里念叨着“TA其实是爱我的”但积蓄早已被对方打着爱的旗号挥霍一空的人…人们真的意识不到症结所在吗?如果相信过去决定了未来,那么因为过去无法改变,那么即使再怎么努力,遭遇家暴、背叛和欺骗就是必然的,又何苦跳出现状追寻注定不幸的未来呢。因此,还不如保持现状,即使这样下去会导致更多的不幸。
2
改变不幸,从拿起勇气开始
我们所的心理学专家Ammy老师,曾经和我们分享过一个特别经典的儿童心理学案例:在有的多孩家庭中,个别孩子会表现出非常排斥父母的关爱。正常来说孩子们都特别渴望父母的爱,甚至会竞相争夺,为什么会有反而排斥父母的孩子呢?经过观察后发现,原来是因为每当父母疼爱过这些孩子,他们就会因为被偏爱而遭到兄弟姐妹们的欺负。久而久之,他们干脆选择拒绝被父母喜爱。可能你会更加困惑,这样岂不是更加痛苦,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孩子因为这种“不正常”的表现让家长焦虑,更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