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江东”和作为南京地名的“江东”之后,接下来,是时候了解文化意义上的江东了。
“江东”在历史进程中的波澜壮阔,为其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01
一是治国理*积累的*治文化。从太伯奔吴、孙权定都,到东晋、南朝、明初、太平天国、民国等,其中半部激荡的中华史发生在江东,这期间的经验得失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图源:南京文旅共享图片库
02
二是兴国安邦传承的科技文化。东晋葛洪的道教思想和医药学、化学方面的经验,体现在其撰写的著作《抱朴子》《肘后备急方》中,内容涉及养生和医学科技等各个方面。南朝祖冲之在历法、数学方面的成就,更让我们永远景仰。
图源:百度百科
03
三是文学之都沉淀的经典文化。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尚书令彧,告江东诸将校部曲”;三国魏曹植《七启》:“臛江东之潜鼉,臇汉南之鸣鶉。”唐代诗人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李商隐《江东》:“惊鱼拨剌燕翩翾,独自江东上钓船。”诗人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北宋诗人*庭坚写过一首《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王安石《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清代林则徐《次韵答陈子茂德培》:“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这些诗文中的“江东”,自然包含南京在内的广泛意义上的“江东”,读之总会勾起我们对那段曾经非常辉煌的“江东”历史文化的追寻。
图源:南京文旅共享图片库
江东之地文艺经典层出,六朝画家顾恺之点睛写神韵;刘勰《文心雕龙》树丰碑;唐代诗仙李白歌咏白鹭洲;明代柳敬亭说书动天下;清代吴敬梓妙笔讽儒林;曹雪芹辛苦绘红楼……这些作品无不闪耀着江东人的文采和智慧。
今天的建邺人,作为“江东”历史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及其精神内涵的承继者,我们有必要、有义务承继“江东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话说江东系列回顾
话说江东(二)——南京地名的江东
话说江东(一)——中国古代的江东
作者:金立安供稿:建邺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责编:程润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