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点丨广州的文化资源需要创造性地发掘和表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 http://m.39.net/pf/a_4579758.html

《制度的文化基因——体察美国大学校园生活及其思考》(CulturalGeneoftheInstitution——ExperiencingAmericanCampusLifeandThoughts)孙嘉明著,汉斯出版社,年

《制度的文化基因》前言(略)

.......

正如人们所知,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两大文化发展模式: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而这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体现在哲学意义上则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的思想体系与西方文化相伴而生,集体主义则与东方文化紧密结合。比如,在中国,从封建社会的群体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都强调社会、国家、集体的利益;社会本位价值观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西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个人主义,它强调的是个人本位以及与生俱来的权利与自由。

正如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伯杰(PeterL.Berger)在《资本主义革命》一书中所说,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基因是欧美现代化市场经济形成的一个先决条件。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基因,最初经过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洗礼表达为个性解放、个人自主和个人自由的文化理念;紧接着这些文化理念为人际间达成契约关系提供了条件。由于契约关系明确界定了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这就又向制度化的现代市场经济秩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从这个视角来看,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文化基因,尤其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得以弘扬的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的文化理念,是西方近现代社会最终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力量。

同样,在社会主义文化基因里,集体主义无疑是社会主义文化基因的内核,它尽可能地在其社会成员中传播和复制。它更多的强调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在集体中则强调尊卑有序,级第分明的“差序格局”。同时,集体主义文化基因要监视、识别、批判各种非社会主义的文化理念,抗御和限制它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思想体系的危害。它要对西方所标榜的“人权”、“自由”等所谓的“普世价值”保持警惕和批驳;它要抵制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文化观,应对和驳斥各种非难、攻击、颠覆社会主义思想的错误观念。

可见,市场经济产生于个人主义社会文化之中,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文化基因。然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之后,要把西方的市场经济移植到社会主义体制之中,这不仅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创造,也显然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转基因”工程。这项“社会转基因”工程首先要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资本主义的“体制外切割”,然后和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实现拼接重组,最后形成既带有西方市场竞争优势,又兼具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最终把它导入社会主义体制中,实现与社会主义的完美结合,展现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无古人的历史篇章,可见这一工程之复杂和艰巨。而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后,重新回顾这一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如此之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以及如此艰难曲折的经历,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转型并未与文化相配套;而文化又受制于其组成的“基因”内核。

制度与文化相辅相成。光有制度,没有文化,则制度难以贯彻。制度必须辅以文化才能彰显其良好功能与效应。文化基因与制度效应又互为因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改变一个社会的面貌并不只是改变其法律、制度,而是要改变其整体的社会文化,以及承载这一文化的众多个体即普通大众的素质,并引导大众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而完成这一“社会转基因”工程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跨度和他们的共同努力。

“制度”又是文明的“标尺”。或者说,“制度”作为文化概念的子集,它是标尺性维度,是标定文化是否文明的“技术指标”。制度是“实体”,文化则是“灵*”。当制度被确立之后,文化才能被彰显。于是,制度问题其实都是文化问题。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制度的独特性。于是,所谓探究“制度的特色”实质上是在窥视“文化的特征”。

本书取名“制度的文化基因”意在强调文化基因对于制度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各篇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