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得白癫疯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金秋九月,秋风送爽,美丽的吉财校园又迎来了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怀揣着小小的梦想,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在吉财校园中尽情书写着青春的故事。吉财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有着悠久的文化与浓厚的学习氛围,那么,对于吉财的校园文化,你了解多少呢?让我们来温故或知新吧~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文化,它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基础,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吉林财经大学一直以来注重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提升“三全育人”的凝聚力。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育实践,形成了以“德实学善”为内核的独特校园文化。
校风
校风:
善治善教善思
定义: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并遵循的思想行为作风。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领导者的作风上,同时也是各类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内涵解读:
善治:语出《老子》:"*善治,事善能"。善治,即善于治理,意指学校领导者应善于管理学校、精于治学。
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一直将"依法治校、从严治教、民主管理、专家治学"作为学校的管理理念,从举校搬迁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从六十年校庆到更名变大学、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到七十年校庆,这些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班子的运筹帷幄和民主管理。因此,"善治"既是对既往历史的总结,又是对以后学校领导班子的激励。
善教:语出《孟子》:"善教,民爱之……善教得民心"。为师者善教,则生爱之。意指教师应善于教学,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如此方可得到学生的爱戴。
教学是一种艺术,我校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并通过举办教学大奖赛、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微课大赛等形式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改变教育方式。同时,我校把培养"思想过硬、师德高尚、学术领先、教艺精湛、学生喜爱"的教师作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善教"正是对教艺精湛、学生喜爱的最好阐释。因此,"善教"既是对学校教师的一种高标准要求,也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
善思:《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思,即善于思索、勤于思考。意指学生,不仅应具有勤奋的学习态度,更应具备动脑思索的习惯。唯善思善学者,方可为上学。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但埋头苦学绝不是真正会学习的学生。会学才能学会,边学习边思考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思想充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的学生,因此,"善思"两字,要求学生做一名会思考、有思想、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的高素质财经人才。
善治、善教、善思,从三层方面涵括学校领导者、教师和学生应具备治、教、学的能力,并付诸行动,达到"治而善、教而善、思而善"的效果。
教风
教风:
正己正学正人
定义:
教风,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包括教师的思想*治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行为能力,归结为德、才、学、识、仪(貌)。
内涵解读:
正己:语出《礼记·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正己,即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习总书记指出"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为师者,身正为范,自身正,方可无怨于人、自立于生。
学校致力于师德师风建设,每年都表彰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涌现出了一大批省市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如全国优秀教师、"感动中国"候选人、省道德模范、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这些先进典型的共同点就是"身正"。同时,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目标是"思想过硬、师德高尚、学术领先、教艺精湛、学生喜爱","正己"正是思想过硬、师德高尚的最好阐释。因此,"正己"是对我校师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正学:正学是儒家教育思想传承至今的经典学说,以律己和正人为宗旨。正学意指教师的做人原则和敬业精神,同时亦有端正学术态度之说。
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端正学术态度、深入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掌握教学方法,把"思想过硬、师德高尚、学术领先、教艺精湛、学生喜爱"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正学"理念正是对学术领先、教艺精湛的高度概括。因此,"正学"是我校师风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正人:正人,使人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不仅教授学生学业知识,更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教师的职业不仅仅在于授学生以鱼,也应授学生以捕鱼之法,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做人之本。学校"五实"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工作务实"正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正人"是对教师教学之风的总体要求。
正己、正学、正人:教师端正自身的言行,端正学术态度,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
学风
学风:
唯真唯志唯行
定义: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
内涵解读:
唯真:唯,只有。真,真理、真谛、真实。做学问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真、只唯实;学风建设、考风建设,亦唯真守信作先行。
求知的态度就是学习的态度。古往今来一代代学者都把追求真理作为学术科研的真谛。学校"五实"教育要求"为人诚实"、诚信为本,学校大力开展的学风建设、考风建设、思想*治建设等主题教育均以诚信作为根本。因此,唯诚信者方可立于人前,方可优于人上,方可信于他人。"唯真"要求学生学习中要坚守真理、恪守诚信、尊章守纪、遵守考风、尊重考纪。
唯志:志,理想、志向;另指意志力。学习目标应明确,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意志坚定。
学校近年来不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并在新生入学之初对其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工作处还举办了"约会四年后的我"活动,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并为之坚定地实现。"唯志",是学风建设的精神层面要求,是学风的高级体现。
唯行:行,行为,意指勤奋学习的态度。学习必须锐意进取、付诸行动。
学校加强学风建设,为学生开辟自习室,实行早操、早自习、晚自习制度,强化辅导员听课制度和查课制度,进而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必须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只有付出实际行动,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唯行"要求学生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学风建设。
唯真、唯志、唯行,只有坚持真理、恪守诚信、勤奋学习、思想充实、意志坚定,方可形成良好。
一所学校的所形成的独特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和成长。我们相信,在吉财善治、善教、善思的校风的熏染下,在正己、正学、正人的教风的熏陶下,在唯真、唯志、唯行的学风的感染下,吉财学子的知识和品行终将养成和取得,成为让学校骄傲的人。
来源:吉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