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有新人结婚,我们常常会说“入洞房”或者“闹洞房”,但是您知道“洞房”一词到底指什么吗?它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呢?
其实洞房一词最初的含义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楚辞.招*》有句云“姱容修态,洞房些”,意思是幽深的内室里,满是面容姣好、仪态优雅的女子。这里的洞房指的是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
从幽深的居室到新婚的卧房,洞房的词义转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洞房,沿用的仍是《招*》中的本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据说是为失宠的陈皇后写的。武帝答应她傍晚会来,可是天色已晚,却仍不见踪影。她只得“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此外,洞房还常常与高堂连用。
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洞房仅限于在宫廷闱苑中使用,所指大都是王宫贵族们富贵奢华的居所。
魏晋南北朝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洞房仍旧高高在上,与普通人的婚姻无关。陆机《君子有所思行》中有“甲第崇高闼,洞房结阿阁”一句,仍然是极写奢华的。北周时,庾信《三和咏舞诗》曰:“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此处的洞房首次与花烛“携手”,但却不是描写新婚之夜的。
唐代
从唐代开始,洞房频频被用来指代男女欢爱的处所,借以描叙“闺情”。此时的洞房终于走出了宫廷贵族的高墙,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了。
“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沈佺期《古歌》),“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翦刀冷”(无名氏《墙头花》),“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乔知之《倡女行》)等,都是例证。
但洞房还不是专门指新婚卧房的词汇。盛唐时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王维有“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的诗句。
此后,洞房就慢慢变为新婚夫妇卧房的专称了,“洞房花烛夜”也成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了。
来源:央视一套
小编原来“洞房”一词是这样的由来呀,觉得涨知识了的话,就点个赞吧!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