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jkqzjw.com/走近文化的过去,走向文化的未来
——章剑华讲座阐述文化的“传承与构建”
近日,新华日报刊载了知名记者顾星欣采写的关于章剑华文化讲座的长篇报道。
多年来,曾任省广电总台台长、省文化厅厅长、省书法院院长、省文联主席等职的章剑华,在省级机关、高等院校、文化单位、大型企业和乡村基层,举办了近百场文化讲座。
文化的定义与意义是什么?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新认识?在当代的文化实践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以《传承与构建》为题,以自身40年从事文化工作的丰富阅历,为观众带来一场既深刻又生动的思想之旅。
文化是什么?既是“发动机”,又是“刹车”
文化,是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提起文化,有的人非常看重,有的人则好像觉得比较空泛,认为文化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而言,好像既有关系又没有很大的关系。其实,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家庭,甚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章剑华说。
现场,章剑华将“文化”一词的历史涵义变迁娓娓道来:英文中的“文化”原本是“耕种”的意思,我国“文化”一词,最早正式出现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马克思有一个最著名的论点——劳动创造了人类。他同时也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的文化,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文化而动物没有文化。美国著名*治学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文化进行了新的阐述,他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那么,什么是精神力量呢?章剑华说,“精神力量是指人产生自信、自强的动力与活力,同时与之相对应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
他以汽车的发动机和刹车来形象地比喻文化的价值所在:“文化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力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人来说,它既是动力,又是约束力;既是推进力,又是控制力,起到促进和调节的作用,使之健康、有序、持续、稳定地进步与成长。”
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词:和谐、中庸、道德
文化,离不开传承。古老的传统文化浩瀚如海,理解和认识它的特点?对此,章剑华用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和博大精来形容。“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在公元前至公元前年间,在地球上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人类精神文明产生了重大突破,出现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摩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他们创造精神和思想到达了一个高峰,甚至可以说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共同创造了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的源头。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们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章剑华从中拎出了三个关键词,以此来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第一个词是“和谐”。它指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主要精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故宫三大殿就是典型体现,太和殿意为天地祥泰,喻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和殿,意为中庸平和,喻人与社会的和谐;保和殿,意为心态和顺,喻人自身的和谐。
第二个词是“中庸”。中庸之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实际上,“中”不是中间的意思,中国人反对走极端,主张在两极之间找到一个最合适、最有效的办法。
第三个词是“道德”。章剑华指出,“道”和“德”在古代是两个词。所谓“道”,指的是自然规律,比如说“春夏秋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中国人最讲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所谓“德”,就是社会规则,必须有规矩、有制度、有秩序。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运转的伦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一批著名的科学家举办一个论坛,探讨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最后在宣言中有这样一句,“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发展,必须回到年前去向中国的孔子去请教”。对此,章剑华提醒,“中华传统文化有很高的价值,一直到现在也不过时。当前推进文化建设首先还是要把传统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江苏文化性格:如水般“刚柔相济”
“中国古今著名的书画家,70%出自江苏或在江苏生活和创作。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部出自江苏。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遗产,昆曲、古琴为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章剑华尽数江苏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章剑华看来,江苏人文性格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刚柔相济”。“江苏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水的特点是什么?温柔。但是水有另外的一面是韧劲,所谓水滴石穿。江苏的人文性格和水有极大的关系,有温柔的一面,也有韧劲的一面,非常勤奋、非常有力量。”
对于江苏文化的历史发展,章剑华用“内外交融”来概括。他指出,江苏历史上有四次重大的南北文化交融,分别是“泰伯奔吴”“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变”,北方人每次迁到南方,随之也带来了北方的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大融合,江苏文化堪称是文化交融的结合体。
另外,江苏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儒商同道”。章剑华说,江苏历史上很长时间里都是中国“粮仓”和“金库”。江苏经济发展一直非常好,这与江苏人的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对工商文化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理念,就是重视农业,轻视或者是抑制商业。但是江苏人不这么看,江苏出了很多儒商,比如古代的范蠡、近代的张謇。改革开放时期,江苏乡镇工业率先崛起,也是与江苏文化传统分不开的。”
面向未来,让更多优秀文化为美好生活服务
江苏当前正在推进“三强三高”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章剑华认为,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应做到“五个强化”:
——强化思想文化。文化建设不光是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不光是热热闹闹、蹦蹦跳跳,其核心或者说首要任务,是思想建设,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要努力创建我们这个时代的社科理论、思想观念和核心价值观。
——强化文艺创作。文艺创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文艺作品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源头和基础。离开文艺创作,文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名人名作,就谈不上文化强省。因此,要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多出优秀作品和精品力作,力争有经典之作闻世。
——强化事业产业。在继续重视文化事业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不光是为了增加GDP和获取利润,更重要的是满足不同人群对文化消费的不同需求,同时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要调整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一方面让“文化产业化”,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让“产业文化化”,在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中加入文化元素,提高物质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这样两条腿走路,使我省文化产品得到长足发展。
——强化网络文化。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标识。它改变了世界,在我们拥有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不虚。人类对于互联网的发明与使用,不亚于人类使用火的意义,对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治生态和文化生态都造成了巨大冲击。互联网不仅是通讯与传播工具,而且是经济、*治、文化的载体与平台,是内容的集合体。它的发展未来不见底。人类将由此走向智能时代。所以,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和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和强化全新的网络文化。
——强化人才队伍。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文化人才。文化建设的主要标志和主要成果是名人名作。在文化人才上,江苏要有危机感,现在同时存在“青*不接”和“孔雀北飞”的现象。我们要把文化人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领*人物和名家大师。
讲座中,章剑华特别强调文艺创作,并为此提出了建言。“文艺创作的题材首先要有温度,所谓温度就是时代气息。只有与现实相共鸣,文艺作品才会有生命力。”章剑华创作的历史题材《故宫三部曲》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由其改编的电视剧《国宝奇旅》今年热播,其传递的现实意义,就是讲爱护文物、讲爱国主义,讲知识分子的担当。他说,“即便写历史,也应当用当代人的眼光去审视、去取舍、去评判。”
其次,文艺创作的主题要有深度。“如果没有思想内涵,那就很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就会显得杂乱、肤浅。”章剑华以省文联主创的话剧《中山码头》为例,“我们在创作话剧《中山码头》的时候,就几易其稿,不断挖掘和深化主题,不仅把故事讲好,而且体现出南京大屠杀时期,广大市民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使作品具有了一定的深度。”
章剑华最后提醒说,“文化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人,我们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为人服务。文化就是人类对美好的追求。说到底,我们人类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美好生活。”
欢迎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