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大雪花”。新华社记者曹灿摄图②:“云上张家界”三维VR地图截图。祁述裕供图图③:观众在“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上欣赏放大两倍的《千里江山图》灯光特效图。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核心阅读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共同构成推动文化创新的技术矩阵。文化新业态凭借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时空限制,为受众带来全新文化体验。
沉浸式文旅消费借助数字技术,通过内容创新、故事线构建、互动活动设计和场景塑造等手段,为观众提供特定的艺术氛围和丰富体验,成为文旅产业的热门内容。
数字技术是催生文化新业态的主要动力,但文化新业态仍需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数字技术只有和优质文化内容相结合,才能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推动供给侧和消费端深刻变革,一批文化新业态应运而生。这些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富活跃度和成长性的力量之一,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也深刻改变着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推动着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为动力
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演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方位调动观众感官;在音乐、绘画、设计及视频制作平台上,人工智能创作成为一种新型内容生产模式;活跃在文化娱乐领域的虚拟主播、虚拟歌手、虚拟导游,改变着人们的欣赏习惯和交互体验;不需要任何高端处理器和显卡就可以畅玩的云游戏,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