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品牌志玉雕界的神雕侠侣与他们的千和 [复制链接]

1#

相王弄,盘根错节,四通八达,素有“玉雕大师的摇篮”之称。

阵阵琢玉声如同潮起潮落,冲刷激荡着整个玉雕大市场,“千和玉韵”玉雕工作室,就落户于这一处玉乡,自年伊始,至今已近十年余。

闹中取静,大隐于市。将这些巷子里的每日场景剪成片段,就可以拼接出苏州玉雕的一个纪录片,也是千和玉韵的当家人——范金龙与徐倩倩这对伉俪,从事玉雕二十余年的缩影。

年出生于徐州的范金龙自幼喜欢玉石雕刻,年拜师学艺,在不间断的学习深造中,渐渐挖掘出独属于自己的与和田玉“对话”的方式,凭着一腔对和田玉文化的热忱之心,于年携夫人共同创办“千和玉韵”玉雕工作室。现如今身兼苏州市玉石文化协会理事、苏州市玉雕商会徐州分会理事、邳州市玉雕协会副会长等多个要职,成绩斐然。

设计大师徐倩倩同为徐州人士,自小便在绘画方面展露出过人的天赋,16岁师从名家,深造技艺,多年来秉承“技术是艺术的载体”这一设计理念,注重作品的本源性、艺术性。将艺术性的设计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创新,寻求现代艺术的精华,自成风格,独具慧心。

相王路虽是玉雕大师的“摇篮”,同时也是充满考验的“龙门”。工作室成立十年间,行业起起落落,大师搬进搬出,很多家店铺开了又关,关了再开,走马灯似的换着主人,千和玉韵依然定海神针一般矗立在这片玉海之中。

笃行一份梦想,坚守一方天地,还有携手共进的灵*伴侣。

风雨中屹立不倒,范金龙与徐倩倩有着共同的默契:以工艺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积极应变。惟其如此,方可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新鲜事物洪流冲刷下,留存最初对和田玉与玉雕文化的一腔热忱。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00:18

工作室简介:

千和玉韵玉雕工作室,由苏州市玉石文化协会理事、苏州市玉雕商会徐州分会理事、邳州市玉雕协会副会长范金龙先生与工艺美术大师徐倩倩于年共同携手创办,集和田玉原料采购、设计、雕刻、销售为一体。

工作室拥有专业的玉石设计、雕刻、研发团队,秉承“和为本,开阡陌,千玺和合,以玉会友”这一经营理念,在传统玉雕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融入现代美学,既有浓墨重彩的历史人文底蕴,同时也兼顾探索与创新,因材施艺,别具一格。

范大师与徐大师亲选料、严把关,俏色巧雕为主,选材精良奇巧,博采八方众长,精于尝试和挖掘巧雕的无限种可能,充分运用玉料天然的皮、形、色进行设计创作,常在玉雕的创作题材上引领起新的潮流趋势。

创作题材以花草、瑞兽为主,在瑞兽题材的雕琢上成绩尤为突出。继承传统“苏作”玉雕清细雅洁的特点,融合现代的审美与创意,传统中见突破,写意间现雅趣,灵动奇巧,妙境萌生,屡获国内多项玉雕界大奖,得到业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并广为全国玉石爱好者追捧喜爱。

人物履历:

范金龙:

年出生于徐州;年拜师学艺;年创办千和玉韵;

苏州市玉石文化协会理事单位;苏州市玉雕商会徐州分会理事单位;邳州市玉雕协会副会长单位;

个人荣誉:

年第一届江苏省“亿丰杯”玉雕工艺品大赛银奖——“渔翁得利”

年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银奖——“听海思禅”

年“听海思禅”入选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

年第二届江苏省“亿丰杯”玉雕工艺品大赛金奖——“南红佛祖”

徐倩倩:

年出生于徐州;16岁开始学艺;年随先生一起创办了工作室;

个人荣誉:

年第一届江苏省“亿丰杯”玉雕工艺品大赛银奖——“渔翁得利”

年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铜奖——“看家守业”

年第二届江苏省“亿丰杯”玉雕工艺品大赛银奖——“兽印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